河海大学法学院校友袁平为17级法学院全体同学做专业认知交流
发布人:法学院  发布时间:2017-11-27   浏览次数:368

    袁平,河海大学法学院2004级校友,具有丰富的法院、司法行政工作经验。

    20087-20107月,于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执行庭民一庭担任聘任制法官助手,办理执行民事業件。

    20108-201512月,于姑苏区司法局吴门桥、沧浪、金闻司法所,从事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等基层司法行政实务工作。

    20161月至今,于苏州市司法局从事人民调解、司法所建设指导工作。

    20171123下午14时,河海大学江宁校区致高楼B310室,河海大学法学院04级校友,苏州市司法局基层工作处袁平,受法学院教师范艳萍老师邀请,来我院为17级全体同学做了主题为用坚实的脚步丈量青春的经验分享讲座。

    袁平校友用幽默风趣的开场拉进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并用微电影为同学们简单介绍了法科学子未来可选择的法律职业,结合政策探讨了对法科学子就业前景的看法,介绍了司法行政系统的机关概念、工作特点及定位。接下来,袁平校友结合自己的基层调解工作经验,为大家介绍了作为社会和谐第一道防线的人民调解制度的中国特色要坚守法治精神与理念,让我们对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的基层法律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袁平校友以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学生经历为依托,告诉大家要保持谦虚平和的心态”“负责谨慎的态度”“乐于奉献的精神”“勤于思考的习惯 关于大学生活要注重校外社会实践开阔视野,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锻炼自己的能力,把学习与未来就业结合起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在兴趣爱好和恋爱方面忠于自己的内心

同学提问环节,袁平校友热情翔实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

     对于同学公务员表面光鲜,但做着一份很累有时甚至很糟心的工作,拿的收入也不如有些当律师或者干法务的同学,是什么激励你一路走下来的问题,校友无所避讳地热情给出答案,工作取决于个人理想与追求,且赚钱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和幸福与否的标准现在就是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大家传递了正能量。

     而关于离开学校后专业知识与在社会实践上的运用之间是否有落差,如何解决这样的落差感的问题,袁校友认为,我们法科学子要结合政策方向和个人兴趣自己先确定就业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要同时注重法务实践,为毕业后真正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心理基础和技能基础。

    同学们还就基层调解工作中遇见胡搅蛮缠的人怎么办”“现在的您带着已有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穿越回校园将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关于对个人工作状况有何态度、大学时期有怎样的梦想的问题等等问题积极提问,袁平校友结合学生时代和工作初期的经历,范老师讲述河海大学法学院参与南京地方立法工作的事例,坚定了同学们的信心,同学们受益匪浅。

    袁平校友感谢母校的邀请和法学院17级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并期待日后与同学们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此次专业认知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