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同学们对于司法案件中蕴藏的经济逻辑的认知,2025年4月11日,河海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司法案件的经济分析”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座教授熊秉元主讲,旨在探讨法律案件背后的经济逻辑与从经济角度对于司法案件中的责任认定分析问题,吸引众多师生的积极参与,现场氛围浓厚。
讲座伊始,熊秉元教授提出了一个经典案例。一个马戏团到某市巡演,该马戏团将老虎关在笼子里,装有笼子的车被司机停在十字路口,车上有警告标志。一位38岁的女士经过时将手伸进笼子,结果手被老虎咬断。在进行案例分析前,熊教授积极鼓励现场师生进行投票、展开辩论、阐述自己的想法,调动了现场的参与度。同时,熊教授也展示了一个相似案例邀请在场师生分析其案件的相同不同之处,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随后,熊秉元教授根据这两个案例引出了一个重要理论——法律的背后是经济的逻辑。他采用了法律经济学中的最小防范成本分析法和“向前看”的价值取向对该概念进行了阐释,指出了危险的种类包括精确的危险和模糊的危险,价值也包括了主流价值和偶发、入侵、干扰的因素。因此,从捍卫主流价值和成本可堪负荷的角度出发,熊教授得出了最终结论,马戏团应该承担70%~90%的责任,剩下的10%~30%的责任则由当事人女士承担。
接着,熊秉元教授总结了讲座进行以来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并一一进行了解答。与此同时,熊教授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大陆法系区分为物权债权两大类别的原因的见解,将物权债权是两个工具性的概念和“先了解社会,再了解法律”的观点传达给了在场师生。在回答同学提出电车难题如何解决的问题时,熊秉元教授提出了应用“砖块加减法”的概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条件不同判断不同的客观事实。
最后,熊教授通过多个案件展示了因合同出现瑕疵而引起的纠纷问题。教授认为有两个路径来解决此类问题,首先是回到合同签订时,需要看待哪一方避免问题发生需要付出的成本更小;其次可以回到立法时,从立法意图和司法原则两方面来分析契约漏洞中的责任划分问题。他通过时间轴分析法对于案件细节和法律根据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得出了司法实践的本质目的——我们处理过去是为了未来。
讲座阶段结束后,熊秉元教授向在场师生推荐了相关的法学阅读书目,还向我院图书馆赠送了一系列的个人学术专著,在实现学术资源的共享的同时深化与我院的交流协作关系。同时讲座最后邀请了李祎恒副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分享了自己在本次讲座中的感悟和收获。
在三个小时的讲座过程中,熊秉元教授用极具专业性的法律经济学术语与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与到场师生积极互动,取得了热烈的反响。本次讲座通过理论剖析与案例展示的双向结合,为师生提供了理解分析司法案件的多元视角,为后续的学术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