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举办“河湖长制与水法治建设”主题讲座
发布人:法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26   浏览次数:10

为提升学生对河湖长制的理解,彰显法治建设在水利事业发展中的保障功能,河海大学法学院于2025524日在江宁校区行政楼823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以“河湖长制与水法治建设”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中国水利学会的李贵宝教授作为主讲人,通过专业讲解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入认识河湖长制的法治内涵,现场学术氛围活跃,师生反响热烈。

讲座伊始,李贵宝教授系统梳理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脉络,阐释了水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转型,即从传统水利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水利演进、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通过深入分析水利、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历史沿革,李教授特别强调了水利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随后,李教授对涉水管理机构的职能架构进行了专业解读,使听众对水利管理体系形成了系统认知。

接着,李贵宝教授深入解析河湖长制这一核心议题,系统阐释了该制度的运行机制。首先,将河长制的任务归纳为“三查、三清、三治、三管”,从制度名称内涵到实施要义进行了全面剖析。其次,指出当前河湖水质恶化的双重诱因:外部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水;内部污染则源于水产养殖、航运活动和底泥污染。

在河湖长制的历史沿革方面,李贵宝教授详细梳理了我国河湖治理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污染源控制为主,第二阶段转向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第三阶段则致力于构建健康幸福的河湖生态系统。为佐证理论分析,特别选取福建泉州、湖北宜昌、广西玉林、河南郑州等地的典型案例,实证展示了河湖长制在不同区域的实践成效。

在水法治建设领域,李贵宝教授基于对现行法律规范体系的系统分析,指出当前的水法治建设应当坚持一条主线、两步走战略、三个基本点、四项重点任务、五大支撑体系、六方面抓手。针对高校参与路径,建议通过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多元化渠道开展水法治宣传教育。

李贵宝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激发了在场学生的浓厚兴趣。在问答环节,与会学生积极发言,围绕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中遇到的涉水问题与李贵宝教授进行了专业探讨。为鼓励学术热情,李贵宝教授还向学生赠送了书籍作为奖励。

本次学术讲座中,李贵宝教授通过专业解析与幽默诙谐授课方式,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其将严谨的学术概念与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有机融合,从多维度解读了河湖长制、水利发展及水法治建设,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更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河湖治理实践应用奠定了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