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与秩年校友交流分享会
发布人:法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11   浏览次数:10

2025910号晚,“卅载归来,薪火相传”法学院2025级新生与秩年校友交流分享会于致高楼B101模拟法庭成功举办。适逢百十周年校庆,三位秩年校友代表——1995级张立旺、2005级陈建龙和2015级叶童童重返母校,面向2025级本科与研究生新生,分享了他们在学业发展、职业前进与人生成长中的宝贵经验。本次活动由法学院校友与发展办公室主任徐军主持,法学院辅导员沈洁漪参加交流。

第一位进行分享的校友是经济法1995级张立旺,现任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张立旺回顾了自己从福建来到南京的负笈求学经历,分享在河海大学充实专业知识、塑造人生价值观的青春岁月。随后,他从多个角度为2025级新生的大学生活提出了宝贵建议:自我促进法学理论研习与投身法治实践相结合,明确并拆解个人发展目标、持之以恒付诸努力,将优秀变为习惯,保持自律与自我约束,重视校园安全与遵纪守法,注重锻炼身体、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等等。最后,他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强调了在法律工作中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将此视角带入专业学习过程中,并表达了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的期待。

第二位进行分享的校友是法学2005级陈建龙,现为北京德恒(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他以从本科生到律师——法律人成长记为主题,从身边同学和亲友的真实发展案例引入,生动讲述了法律领域的多元发展方向,并对同学们的未来前景表达了深切期许和鼓励。他结合自身职业历程,强调尽早明确职业目标的重要性。针对公众对律师职业常见的三重误解,他分享了自己对律师工作的理解,指出细节把握、逻辑与耐心、批判性思维以及法律检索能力是成为优秀法律人的关键素养。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辩论类、竞赛类社团活动,积累法律实务经验,并就AI时代律师行业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坚定了同学们对法学专业职业前景的信心。

第三位进行分享的嘉宾是法学2015级叶童童,现任河海大学法律事务办公室科员。她从多方面为新生的大学生活安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如何高效开展专业学习、积极参与专业实习、合理平衡学业与学生工作,以及构建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等等。叶童童结合自身求职与职业发展经历,分享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过程,并详细介绍了在高校法务岗位工作的体验。她着重分析了高校任职的基本要求、岗位特点与发展优势,为同学们拓宽就业视野、明确未来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增强了大家对多元职业路径的认识与信心。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互动答疑,同学们踊跃提问,话题广泛而深入。大家就学业任务的全面完成与细分方向的具体选择、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工作的背景下外语能力对法学专业研习的助力、典型法律职业的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疑难复杂案件的应对处理思路、个人成长所需社会资源的获取途径、法律职业中的成就感来源等问题,纷纷提出所思所惑。三位校友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智慧,从容坦诚地为同学们提供了诸多富有启发性的解答。

整场交流会在温馨而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校友们倾囊相授,同学们受益匪浅。这不仅是一次经验的传递,更是一份精神的传承。法学院将继续为广大校友与在校师生搭建沟通平台,凝聚力量,共促成长。